小朋友長不高怎麼辦

孩子長不高、生長較遲緩? 父母親可以幫上什麼忙?

與好友分享:

孩子長不高、生長曲線遲緩,常常讓父母感到焦慮。 醫生可能說:「你們夫妻本來就不高啊!」,也有朋友問:「是不是你們沒有給他好好吃飯?」這些話聽起來並不好受。 那麼,有哪些可以努力的方向呢? 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們家努力的經驗與成果。

遺傳是孩子身高的主要因素,但還有其他方法可以幫助

女兒從娘胎出來,生長曲線一直在10%上下。 媽媽特別注意營養,希望通過均衡營養、多攝取鈣質來促進發育。 然而,兩年半後出生的兒子,生長曲線卻一直在80%以上,似乎不需要特別的養兒技巧(即使他一出生就住進新生兒加護病房8天)。

幾年後我們收養了兩隻同胎奶貓,吃住條件相同,但兩個月後大小明顯不同。 兩年後一隻6公斤,另一隻4公斤,才讓我們恍然大悟——遺傳才是關鍵! 那麼,除了遺傳以外,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?

吃了兩年營養補充品沒有幫助長高

希望女兒可以快快長高,所以也試了好多方法、看了幾個醫生、吃了好多營養補充品、羊奶、日本貴森森的雪印骨太也喝了好多箱,只差沒有打生長激素,但女兒的身高仍按自己的生長曲線走。

而兒子,即使沒有這些超級食物,仍保持80%以上的發育進度。

經過兩年的驗證,我們發現營養並不是唯一的努力方向,於是從中醫理論中找到新方向。

中醫智慧:補腎養脾,幫助孩子生長發育

「腎為先天之本,腎主骨,齒為骨之餘。」這句中醫理論讓我們發現,女兒和兒子體質的差異可能和腎氣有關。 兒子恰巧是腎氣足的表現,8個月大可以站起來走路、骨架粗大,牙齒長得快又大顆,好動、體力好、食量大、鮮少感冒生病、不容易蛀牙與近視,(或許也因腎氣足,出生就因呼吸窘迫進加護病房,也快快復原);女兒恰巧相反,骨架小,明顯瘦小、沒吃甜食也容易蛀牙、吃得少又吃得久、體力不好、容易鼻子過敏,小學三年級就近視300度。

從中醫的觀點來看,先天的腎氣決定於胎兒時期,後天的脾胃功能則可以通過後天努力來提升。 脾主運化,能將營養物質轉化為精微物質,並運輸到全身各臟腑。 因此,養好脾胃是關鍵。

老祖先流傳下來的養生智慧,告訴我們無法運化、利用的食物與營養是沒有用的,所以重點在「養脾胃之氣」呀!

*中醫裏頭的脾與現代生理學的脾臟不一樣,脾與胃互為表裡相關聯,通稱為「胃氣」,脾胃之氣更是整個中醫理論的基礎。

幫助孩子長高的心得,與您分享

  1.  照顧好小朋友的脾胃,營養才能真正的吸收。長輩們看見瘦小贏弱的孩子,總說要「開胃」,真的有其必要。剛好我們家遵古法用生米、陶鍋熬的粥最是補養,所謂「糜粥自養」,要先能有強健的「脾胃之氣」做能量、飲食中的均衡營養才能對發育、成長帶來幫助。
  2. 跳繩刺激腎氣,腎氣是父母所給的發電廠,雖然發電量少,但我們可以刺激它更有效率發電。運動、走路都有助於提升腎氣,對小朋友來說跳繩更有效率,跳繩能直接刺激腳底板湧泉穴與腎、脾、肝、膀胱、胃、膽等六條經絡,也符合現代醫學建議:跳繩可以刺激生長板、增加骨質密度的說法。建議國小學童每天至少跳600-1000下,幼稚園中大班跳300-600下,每天5分鐘不怕長不高。
  3. 早睡補腎氣,睡覺是唯一能有效恢復元氣的方法。如同大人喝再多咖啡、提神飲料,只是透支體力,不僅撐不了多久,卻帶來更多危害,身體很多內分泌如腦下垂體、褪黑激素、生長激素等都需要充足的睡眠,所以為孩子好,就該從小給他早睡的環境與習慣,我們家小孩9點關燈,一般不用幾分鐘就睡著了,也注意要全黑環境、通風(足夠氧氣)才有用。在此也請每天靠提神飲料、咖啡、雞精、b群、人蔘補充元氣的朋友們,不如早點睡覺,免得欠一屁股睡眠債,熬夜最傷身呀!
  4. 好習慣刺激生長激素大量分泌,現代醫學已證實吃糖會停止生長激素分泌,我們家對糖果與含糖飲料是有管控的,但不是完全禁止,例如生日時也會吃個蛋糕,久久也吃個豆花喝個珍奶,家裡也有較健康的零食餅乾。當身體分泌胰島素的同時,珍貴的生長激素就停止分泌了。所以最忌嘴巴停不了,糖果、零食、飲料不斷,較理想的做法是正餐吃完後,開放吃零食,一來正餐吃完後吃零食的慾望下降,會少吃一點,二來集中吃集中消化,才不會整天體內只有胰島素沒有生長激素,另外不停的吃就會不停地分泌胰島素,造成胰島素抗阻,胰島素的惡性循環更導致糖尿病體質。
    錯誤的飲食習慣,可能讓你的孩子因此又矮、又胖,還變笨!
  5. 適當空腹,孩子會餓是好事,肚子餓是胰島素下降的訊號,正分泌著孩子最需要的生長激素呢! 千萬別怕孩子挨餓,一但給了零食餅乾,或變成一天好幾餐,生長激素又停止分泌了呀! 另外睡前2小時別吃宵夜,睡覺時生長激素分泌最多,別讓多餘胰島素抑制生長激素分泌。
    *自費施打體外生長激素一年,花費約30萬元,且副作用影響很多,適當空腹就能分泌很多很多生長激素喔。
  6. 早餐遠比想像中重要,許多家長認為,孩子生長階段容易餓,所以早餐滿是熱量與蛋白質,其實「很不健康」,檢視一下飯糰、麵包、牛奶、蛋餅、漢堡、炒麵、三明治,包子、饅頭、火腿、起司、含糖飲料等,您會發現真的只有熱量,沒有能量,就算好一點也只是衛生條件好,仍舊不均衡。以中醫養生智慧來講,清粥小菜最適合睡醒空腹進食,除了蛋白質,健康所需的微量元素、膳食纖維、植物化學素等更加重要,暖胃、開胃才能養好脾胃。只可惜現代人生活型態緊張,很少家長有機會一早做健康早餐,不得已只能忽略早餐。
    *益粥剛好是最好的早餐,交給電鍋,15~20分鐘美味上桌,絕對是媽咪的好幫手。請參考 成長寶寶粥 
  7. 避免吃藥,是藥三分毒,傷肝、傷腎、傷脾胃,許多家長求好心切,稍微咳嗽、打噴嚏就帶去診所吃藥了,如果可以多學醫護常識,懂更多兒童照料方法,一定可以少吃許多藥。感冒發燒、生病流鼻涕都是免疫力健全的過程,也是非常好刺激腎氣活潑的方法,多喝水、多休息、少吃藥呀,尤其類固醇超級傷肝腎!
  8. 減少外食,外食或者外帶餐點帶來較多疑慮,廉價沙拉油、美耐皿餐具、過多的食品添加物、重口味、來源不明…等等其他問題,增加許多身體負擔。
  9. 避免性早熟,所以油炸物、速食、薯條、可樂,過多肉類、垃圾食物等等都要避開,提前進入青春期就提前關閉生長板,差一年就差5公分呀!。
  10. 曬太陽,走出戶外曬太陽好處太多了,研究指出曬太陽能產生維生素D,幫助鈣磷等礦物質吸收,有助於增加骨質密度,提升免疫力,另外中醫也認為曬太陽是補充陽氣的好方法,常曬太陽的人確實較陽光與健康喔~
  11. 維生素D比鈣質更重要,女兒喝牛奶會鼻子過敏,所以沒喝牛奶、也沒有特別補充鈣質,如果有正常均衡飲食都有足夠的鈣質了,但會特別注意維生素D的攝取,少了維生素D,再多的鈣質也無法吸收,而黑木耳、有機菇蕈類都是維生素D的寶庫,正好早餐都吃益粥,維生素D也不用煩惱~(自從兩年的實驗階段後,就不吃營養補充品了,歡迎參考該不該吃營養補充品文章)
  12. 多吃蔬菜、少吃水果,蔬菜有各式各樣的植物化學素、微量元素與膳食纖維,這些都是肉類所無法提供的健康元素。尤其幫助腸道健康,幫助排便順暢。身體輕盈自在,一定比便祕的小孩容易長高吧,另外現在的水果都太甜,幾乎等於吃糖,自從學中醫後,就不會一直逼小孩吃水果了。
  13. 避免藍光傷害,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藍光不只傷害眼睛,讓褪黑激素分泌大量減少,也與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癌症、阿茲海默症等有關,如果對大人都有這麼大傷害,那兒童的影響更是數倍吧,電腦、電視、平板、手機等都需要作管控。每每看到丟個手機與平板,讓小孩乖乖吃飯的父母都……
  14. 愛的關懷與教育,取代打罵,這也是超重要,兒童心理也關乎兒童成長,可惜這比上述條件難太多了,仍在努力中.

成果分享:

女兒暑假過後就小六了,身高依舊是班上吊車尾,(又收到一張身高異常通知單),但過敏改善了許多。

講到女兒身高,這幾年來一直穩定的每年長高5-6公分,估計只要生活作息正常、固定運動與跳繩、注意飲食不要提前性早熟,預計還能長高4-5年,現在的135公分加上未來四年長高24公分,升高一時也有159公分了。更何況青春期是除了嬰兒期外的第二快速發育期,或許有機會162甚至165,後來居上呢。(目前資料統計台灣女性平均身高為161.5公分)

一直想與大家分享,飲食很重要,但營養不是重點,飲食的重點是發揮【脾為後天之本,氣血生化之源】這句話,現代營養學的最大問題就是,把營養素神格化,卻漠視許多盲點。如同營養師總斤斤計較卡路里,但限制卡路里的減重方式,時間一長幾乎通通失敗呀!

關於女兒身高就留待我每年更新一次長高紀錄吧!

寫在後面:

不管如何,善良、健康、快樂更重要,如何面對自己的不完美,盡可以做的努力是一種態度。但相信良好的生活習慣、飲食型態,一定能為健康打下基礎,不管國中畢業後身高有沒有後來居上,這個投資都值得。健康可能是留給孩子最大的資產,而在這段陪孩子成長的過程,也讓自己被療癒,感謝嬌小又秀氣的女兒! 或許長不高是全家人更注重健康、養生的契機呢!

 最後聽聽專家的說法吧~~當然西醫沒有糜粥自養、粥開胃養元氣的概念,仍然有許多方向可以參考喔!

補充:
*今天2019.07.29 牆壁上的身高是141cm,2018.08.09 是135.5 cm,將近1年的時間長高5.5 cm,在平均值之上,接下來國中三年適逢青春期,如果能每年持續長高5公分,那也156號稱160了。

*今天2022,01.01 國三 ,下學期要會考了,身高真的是156,真的3年長了15公分。

*今天2025.01.04 女兒高三了,2周後考學測,現在升高158公分,與上學年比起來還長高1公分。高中3年長高2公分。女兒說 她已經很滿意了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
購物車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