胃氣太重要了,脾胃為後天之本,任何疾病、慢性病,可能都需先調理脾胃經吧~~用後天之氣補養全身各臟腑~~
(一)胃為衛之源”,胃氣強則衛氣充,衛氣敷佈於人體肌表,具有溫養皮膚肌肉,調節汗孔開合,抵抗外邪入侵等作用,正如《靈樞‧本藏篇》說:“衛氣者,所以溫分肉、充皮膚、肥腠理、司開合者也。”而且衛氣亦系飲食精微所化,胃氣虛弱不能充養衛氣,致衛氣功能失常則易產生疾病,也就是衛氣不固,抵御外邪能力降低,易患各種疾病,尤其是外感諸病。
(二) 胃氣的盛衰還直接影響到飲入的水穀能否轉為精微,以充養臟腑百脈,四肢百骸,胃氣強則水穀精微轉化為營養物質以滋五臟潤六腑,內輸血脈,外澤肌膚,卻病延年。如果胃氣弱,脾胃不和,水穀不化,臟腑失養,氣血衰少,則不僅內傷諸病叢生,外邪也易入侵,所謂“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”。
(三) 胃氣的盛衰直接關係到人的體質強弱,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淫之邪,都是導致人體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,但同是感受六淫外邪,卻有人患病,友人則安然無事,這主要是各人的體質強弱、抗病能力不同,所謂“正氣存內”,體質強壯,即使驟受外邪侵襲也不患病。《靈樞‧百病始生篇》說:“風雨寒熱,不得虛邪,不能獨傷人。卒然逢疾風暴雨不病者,蓋無虛,故邪不能獨傷人。此必因虛邪之風,與其身形,兩虛相搏,乃客其形。”說明只有當人體正氣不足以抵禦外邪,人體才有可能發病,而人的體質強弱,抗病能力又與胃氣密切相關,所以“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死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