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胃氣?
(一) 胃氣代表了脾胃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
“脾胃為後天之本,氣血生化之源”,脾與胃以膜相連,脾位於腹中,其經脈絡胃。胃在膈下,上接食道,下通小腸,其經脈絡脾,而兩者互為表裡。《素問‧靈蘭秘典論》說:“脾胃者,倉廩之官,五味出焉。” 脾主運化輸佈水穀精微,胃主受納腐熟水穀,脾氣主昇、胃氣主降,一納一運、一昇一降,構成了消化系統的生理功能。脾為濕土,喜燥而惡濕;胃為燥土,喜潤而惡燥,胃司受納腐熟食物,轉化精氣,即接受飲食物並進行初步消化,而胃的這種功能又叫做“胃氣”。胃氣宜和宜降,胃氣和降才能消化水穀並推動其下行進入小腸,否則便會導致飲食停滯或上逆嘔吐,由於胃是接受飲食供應營養的主要器官,所以《中藏經》說:“胃氣壯,五臟六腑皆壯也。”中醫在對病情的觀察、辨證、診斷、治療等方面也都非常重視胃的功能,古人李東垣說:“人之所受氣者穀也,穀之所注者胃也。”胃氣壯,脾中元氣也旺,脾運胃納同屬“倉廩之官”,而主體在胃,因此主張“人以胃氣為本”,所謂“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死”。《素問‧平人氣象論》說:“人以水穀為本,故人絕水穀則死,脈無胃氣亦死。所謂無胃氣者,但得真臟脈,不得胃氣也。所謂脈不得胃氣者,肝不弦,腎不石也。”《素問‧玉機真藏論》說:“凡治病,察其形氣色澤,脈之盛衰,病之新故,乃治之,無後其時。形氣相得,謂之可治;色澤以浮,謂之易已;脈從四時,謂之可治;脈弱以滑,是有胃氣,命曰易治,取之以時。”說明了“胃氣”的重要作用。
(二) 胃氣是全身營養物質的發源地
飲食的精氣之所以能濡養五臟六腑,運行四肢百脈,都是由於有了胃氣在起著推動作用,如果胃氣虛弱不能運化飲食精微,脾就無所稟受而失去為胃行津液的有力保證,五臟六腑,四肢百脈也因而失去營養來源,而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。《素問‧經脈別論》說:“飲入於胃,游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。水精四佈,五經並行,合於四時五藏陰陽,揆度以為常也。”說明飲食入胃經過胃氣的轉化所產生的物質由脾接收運輸於肺,經肺氣的肅降,分佈到各個臟器組織;六腑分清別濁,清者納,濁者棄,使氣血津液四佈於肢體,五經並行血脈,廢料排出體外,完成了新陳代謝的全過程。
胃氣是中醫理論的基礎
胃氣為衛氣之源
胃氣強則衛氣充,衛氣敷佈於人體肌表,具有溫養皮膚肌肉,調節汗孔開合,抵抗外邪入侵等作用,正如《靈樞‧本藏篇》說:“衛氣者,所以溫分肉、充皮膚、肥腠理、司開合者也。”而且衛氣亦系飲食精微所化,胃氣虛弱不能充養衛氣,致衛氣功能失常則易產生疾病,也就是衛氣不固,抵御外邪能力降低,易患各種疾病,尤其是外感諸病。
胃氣強弱是營養物質吸收率的關鍵
胃氣的盛衰還直接影響到飲入的水穀能否轉為精微,以充養臟腑百脈,四肢百骸,胃氣強則水穀精微轉化為營養物質以滋五臟潤六腑,內輸血脈,外澤肌膚,卻病延年。如果胃氣弱,脾胃不和,水穀不化,臟腑失養,氣血衰少,則不僅內傷諸病叢生,外邪也易入侵,所謂“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”
胃氣的盛衰直接關係到人的體質強弱
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淫之邪,都是導致人體疾病發生的重要因素,但同是感受六淫外邪,卻有人患病,有人則安然無事,這主要是各人的體質強弱、抗病能力不同,所謂“正氣存內”,體質強壯,即使驟受外邪侵襲也不患病。《靈樞‧百病始生篇》說:“風雨寒熱,不得虛邪,不能獨傷人。卒然逢疾風暴雨不病者,蓋無虛,故邪不能獨傷人。此必因虛邪之風,與其身形,兩虛相搏,乃客其形。”說明只有當人體正氣不足以抵禦外邪,人體才有可能發病,而人的體質強弱,抗病能力又與胃氣密切相關,所以“有胃氣則生,無胃氣則死”在臨床中的確是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。
養胃氣是飲食的第一原則
中醫的始祖《黃帝內經》提到「起居有時,飲食有節。」、「調心為上,外治為主、輔以食療。」,是非常完整的養生理論與哲學,其實不主張用藥的,很可惜目前中醫主流的是針灸、中藥。
《脾胃論》也主張日常飲食是養生保健的最大重點。而對任何疾病的治療必須把握另一個原則:不能使病人因治療、服藥,甚至飲食產生胃納呆滯以致「削弱胃氣」。
寫在後面:
- 這篇文章是表淺的描述中醫的養生智慧,就如同現代醫學主張營養均衡,對健康最有幫助,沒有談到任何療效,身體疾病請尋求專業醫師協助。
- 益粥煮的是養生粥,是最好的日常飲食大補養,符合清淡、營養、衛生、方便、美味、對牙口友善、容易消化好吸收等原則,也沒有療效,生病仍請專業醫師協助,飲食調養吃益粥沒問題。
補充一下我們常犯「損胃氣」的習慣,如果有超過3項就要注意改善了。
- 拼命吃暴飲暴食、過飽過撐傷胃氣。
- 飲食不均衡、嗜肉偏食、蔬果攝取不足。
- 不健康的添加物合成早餐。
- 用餐速度快,沒有充分咀嚼,傷胃氣。
- 常吃藥,止痛藥、消炎藥、抗生素、類固醇都很傷胃氣。
- 過多冷飲、冰品傷胃氣。
- 嗜咖啡、濃茶,傷胃氣。
- 稀飯、茶泡飯傷胃氣。
- 壓力、緊張、易怒發脾氣傷胃氣。
- 熬夜、日夜顛倒、睡眠不足。
- 零食過多,不當減重,米飯攝取不足。
- 烈酒、酗酒。
- 油炸薯條、鹹酥雞、雞排等。
- 抽菸。
- 飲食衛生習慣差。